第六读书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铁骨 > 第一八二五章 民情

第一八二五章 民情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这个村子就建在里海边,部分村民出海捕鱼,另一部分村民则在盐碱地上,开辟出了良田,种植玉米、土豆、红薯等作物。现在整个中亚、***及西伯利亚等地,主粮以土豆泥及薯片、粉条等为主,民众大多已经适应了现在的生活。

太阳西斜,小港村村口的大树下,一群未到读书年龄的孩子,没有前往一两里外的海滩边戏水,也没有像往常那样追打嬉戏,而是一个个眼巴巴地坐在白桦树下,不时盯向村口的马路。

这条马路,早在村子建成前便存在了,工兵们先铺设了这条路,然后才运进水泥、条石和砖瓦,一栋房屋一栋房屋地建起来。

村子落成后,人员逐步迁移进来,直到把所有房屋填满。政府事先提供了半年的口粮,又按户分配了捕鱼的木船和渔网,最后还派出农业专家,指导如何改良盐碱地,到现在村外的土地,已经成为重要的粮食产地。

今天孩子们聚集在这里,是知道每过两个月,就会有一辆三轮摩托车来到村里,在场坝上支起一块大白布,到了黑漆漆的夜里,便会在白布上放映一种叫做电影的东西,能够看到鲜活生动的画面。

说完,他转过头,招呼道:“王师傅,我把人交给你们放映队了,你们要把人给我带好,明白吗?”

“好嘞!”

一名三十出头的汉子笑着回答,随即向安毅和沈凤道招了招手:“同志,来,到我们身后排好。等开完会我们就出发。”

有熟人来到,明昌言显然也不愿意多浪费时间,简单地交代了些注意事项,便宣布散会,随即拉着郭东明的手,步入前面的军管会大楼。

王师傅姓王,名宁,祖籍河南洛阳,三八年年底举家逃难到了叙府,随后便被送到中亚。王宁本人没什么文化,照理该和妻子及三个儿女一起,分配到新建成的移民村,分上一二十亩田,从此过上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生活,但由于他的妻子范冰燕曾在北京读过师范,对于急需中小学老师的中亚而言,无疑是一名人才,因此夫凭妻贵,王宁也得到了公务员的身份,经过严格的文化和技能培训后,成为了一名电影放映员。

终于,远处“突突”的声音传了过来,一辆三轮摩托车,穿越村子前面密密麻麻的防风林,出现在三四百米外的柏油马路上。

“今天可以看电影啰!”

孩子们顿时惊喜地欢呼起来,一个个招着手,向三轮摩托车迎去。

三轮摩托车放缓了速度,孩子们一个个兴奋异常,大声吵嚷着,一路跟在三轮摩托车后面,来到了村子中央一块空旷的场坝上。

一个标准的电影放映队,共三人,包括一名司机,两名放映员。

供出行的三轮摩托车,和后世的港田摩托车差不多大小,车厢两边的座位上可以坐人,中间的空位用来放发电机和电影器材。

王宁和另一名放映员在车厢一旁落座后,招呼安毅和沈凤道在另一侧坐下,随后吩咐司机开车。

三轮车晃晃悠悠,跟着其他放映队一起,驶出了军管会大院,随后便各奔东西。

一个小时后,车子来到了县城南面的小港村。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