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读书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铁骨 > 第二〇二七章 粉碎性突破

第二〇二七章 粉碎性突破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和来自空中的飞机发动机的声响不同的是,这种声音。夹杂了大量金属摩擦的“咯吱”声以及碾压地面时发出的铿锵声,同时。柴油燃烧时挥发的臭味随风飘荡,在纵深达到五公里的战线上弥漫开来。

等到战区和各集团军直属的独立重坦克旅、坦克驱逐旅、独立重坦克团的一辆辆虎i、豹ii坦克及iii式装甲战车、i号突击炮和i式坦克歼击车越过战壕,向着前方德国人的防御阵地快速驶去,整个战线上终于传来嘹亮的军号声。

“滴,哒滴,哒哒哒哒哒哒滴滴——”

“冲啊!”

“为了新中国,前进!”

“嘭嘭嘭——”

对面的防线上,德军的防空炮拼命地嘶吼着,在天际绽放一朵朵黑云。

雨后蔚蓝色的天空,看不到一架喷涂蓝绿色块状迷彩的德军作战飞机,安家军战机喷涂的银灰色,成为了这片天空中唯一的主宰。

尽管为了扳回劣势,同时为陆军提供必要的情报支持,德国空军从欧洲悄悄抽调了四五百架战机到中东,部署到了各地,但面对占有绝对优势的安家军空军集群,德国空军只能选择避而不战,否则盲目的出动。将葬送德国空军的火种。

“呜——”

两河流域西北部地区近百公里的战线上,数以万计的安家军步兵,爬着梯子冲出战壕,他们与后世那支南征北战、抵御外辱未尝一败的人民军队拥有相同的求胜之心,唯一不同的是,他们的装备更加先进,大耳沿钢盔、适合野外战斗的弹药包和防毒面具、可以拼刺并连续射击的自动步枪、拥有稠密近战火力的冲锋枪,应有尽有。

火箭筒手将火箭筒背在背上,手里拿着重0.85公斤、采用7.62口径子弹的i式****,快速地跟随大部队向前。除了扛着、背着弹药箱的弹药手外,其他官兵携带的手榴弹,大多插在皮带或者靴子上部,基层的尉官和士官们,举着i式****或驳壳****,不断地向前挥手,招呼自己连队和班排的士兵,紧跟着坦克和装甲车发起冲击。

“轰轰轰——”

安家军炮兵不断地向德军阵地倾泻炮弹,密集的弹幕不断向纵深徐进,而交战以来双方对峙阵地的中间原野上,早已经是坑坑洼洼,混合着鲜血的泥土,不知道被耕耘了多少遍,比起月球表面还要糟糕。

安家军的机械化大军,形成滚滚的钢铁狂潮,奋勇地向前推进。

b2轰炸机发出的凄厉而又尖锐的呼啸声,充斥于耳边,连续猛烈的爆炸震撼着大地,西方五六公里外掀起的气浪。迅速地卷过空旷的战场,使得东边安家军战壕中的官兵们,也能切身体会到温热之感,由此可知轰炸多么激烈。

安家军官兵们视线所及,遭到连续轰炸、原本就千疮百孔的德军防线,又经过新一轮钢铁与烈焰的摧残,看上去越发地显得岌岌可危,不堪一击!但这依然不是进攻的良机。长达半小时的空袭过后,又经过十分钟的休整,安家军一线阵地后方的炮群,突然发起了长达一刻钟的快速炮击。

这样的战术是战区司令部针对作战意志极为顽强的德军量身订做。在德**校的教科书里,飞机的轰炸通常是步兵进攻的序曲,估计这个时候德军的指挥官们正在让自己的部队从防炮和防空洞中紧急进入前线的战壕、坑道,这样德军将会在安家军突如其来的补充炮击中,遭受非常大的损失。

为期一刻钟的150毫米、120毫米重炮攻击转瞬即逝。鳞次栉比的堡垒前方的安家军一线阵地上,基层尉官和士官们,大声提醒投入第一波进攻的士兵做好出击准备。

与此同时,阵阵发动机的轰鸣声。从出发阵地后方、一座座堡垒之间的通道位置传来。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