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读书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残明 > 第九章 朱天麟和张家玉

第九章 朱天麟和张家玉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庞天寿笃信天主教,也让隆武帝感到不放心,在他看来,这既是一个不稳定因素,也说明庞天寿在政治上不够成熟,未必能与内阁那帮大佬抗衡……

隆武帝和曾皇后吃过饭,两人接着批阅奏章,不时还聊上几句。

“臣妾刚刚听陛下说,移驾桂林的事情终于定了吗?”曾皇后突然发问。

“不错,今天朝会上刚刚定下来,呵呵呵,何吾驺突然附议汪克凡,可惜你是没看到,吕大器的脸都气黑了……”提起移驾桂林的事情,隆武帝更加高兴。

对他来说,坐稳皇帝宝座是一等一的大事,重要姓不亚于对抗满清,桂王朱由榔血统高贵,始终是个巨大的威胁,他去了桂林之后,把朱由榔随便赶到南宁或者什么地方,和翟式耜等人断了联系,就能彻底解决这个隐患。

“妇人之仁。”

隆武帝虽然在斥责,口气却并不严厉,又笑着解释道:“庞天寿的年纪大了,何必再把他放到风口浪尖上去,我这也是爱护之意。”

皇帝和文官之间需要搞妥协,对太监却可以随意调配,庞天寿论资排辈应该担任掌印太监,隆武帝却另有考虑。

他在福建登基之后,就受制于郑芝龙兄弟和东林党,名义上是皇帝,实际上比傀儡也好不了多少。郑芝龙兄弟嚣张跋扈,东林党也不是善茬,隆武帝举步维艰,所以才会大力提拔何吾驺等南方派系,以制约东林党的势力,但一直成效不大。

塞翁失马,因祸得福,经过福建事变后,正好在朝廷里来了一次大洗牌。

况且他有志中兴大明,如果一直缩在广东,就无法控制广西等地,所以在汪克凡的劝说下,隆武帝早就下定决心,要把行在迁往桂林。

出乎他的意料,汪克凡刚刚提出这个建议,就遭到了其他文官的一致反对,隆武帝表面上虽然没有说什么,心里却很生气——这些文官只想着维护自身利益,不堪与他们共谋大事。

最后还是汪克凡有办法,拿第一次恩科的主考作交换,取得了南方派系的支持,移驾桂林的事情终于定了下来。

隆武帝想到这里,心情很复杂,汪克凡似乎不是什么忠臣,却总能为皇帝考虑,为大明的利益考虑,这样的臣子到底该如何使用呢?

“依臣妾看,汪克凡确是个难得的忠臣!”提起汪克凡,曾皇后的语气中充满了欣赏。

东林党在福建事变中损失惨重,此消彼长,南方派系可以与之匹敌了,再加上汪克凡派系的平衡,几派势力互相斗来斗去,在各种问题上争持不下,最后都得隆武帝来拍板,皇权在无形中越来越大,隆武帝终于体会到做皇帝的乐趣。

但是还不够,隆武帝觉得皇权还是太小,文武百官的权力还是太大,要不是文武百官互相争斗,他这个皇帝还是傀儡,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就必须利用皇帝的家奴——太监。

先把司礼监的架子搭起来,用“内相”制约文武百官,下一步再恢复锦衣卫等机构,才能真正掌控朝局。在这个过程中,司礼监掌印太监的人选就非常重要,既要有能力,又得一心为皇帝办事。

庞天寿的资格老,能力也不算差,本来是掌印太监的不二人选,但他笃信天主教,和朝廷里的文武官员多有来往,都犯了隆武帝的忌讳。

在办理丁魁楚案件的时候,隆武帝就隐隐约约听到风声,庞天寿和汪克凡派系之间有联系,随着恭义营离开广东之后,庞天寿又突然转换门庭,和东林党以及南方派系都走得很近,要是让他执掌掌印太监,司礼监和内阁沆瀣一气,隆武帝就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了。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