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读书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残明 > 第四十章 屠夫之死

第四十章 屠夫之死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这种骑墙派往往两头都不讨好,多尔衮把豪格干掉了之后,顺手也把济尔哈朗收拾了一顿,把他从亲王降成郡王,但过了几个月又恢复成亲王,但不是辅政亲王,把他排挤出权力中枢。等到多尔衮死后,顺治重用济尔哈朗,打击多尔衮余党,完事之后又把他像破抹布一样扔到一边。

虽然如此,并不意味着济尔哈朗是个草包,而且正相反,济尔哈朗其实是个很牛x的人物,不仅打仗有一套,尤其擅长政治斗争。他是努尔哈赤的侄子,本来没资格登上最高政治舞台,但却长期担任辅政亲王,正蓝旗旗主,饰演一个分量很足的主要角色,就充分说明了他的能力。

像济尔哈朗这种人,面对高山的时候,他俯首而过,甘愿成为山脚下的一道温和柔顺的风景,面对比他弱小的土包泥坎,他又会呼啸而来,掀起滔天巨浪,把那些带来麻烦的土包泥坎拍得粉碎。

最后忍不住,吐槽一下多铎。

多铎行事狂放不羁,可能是容易出料的原因,一些辫子戏的影视作品和小说里都对多铎进行浓墨重彩的描写,有很多美化的地方,把他塑造成一个敢爱敢恨,有个性的阳光少年……个你妈性啊!美化康熙,美化乾隆,哪怕美化顺治和皇太极都可以忍,连扬州十日大屠杀的刽子手也要美化,有没有一点基本的底线啊!

多铎突然去世,对多尔衮是个沉重的打击。

过去的一年里,多尔衮干掉张献忠。干掉豪格,占领大半个中国。攀上了一生事业的顶峰。1648年年底,努尔哈赤的次子礼亲王代善病死在北京,时年66岁,朝中再也没人能够压制多尔衮,于是在12月21日天坛举行冬至仪式的时候,多尔衮加封皇父摄政王,成为满清帝国名正言顺的太上皇。

(多尔衮原来的封号是皇叔父摄政王,满文hanikeamawang,直译就是大汗的叔父父王,现在变成了皇父摄政王,满文haniamaa就是阿玛,wang就是王,连起来直译就是大汗的父王,汉文称呼为皇父摄政王。)

加封皇父摄政王之后,多尔衮的身份就远远超过了顺治帝的其他叔王,比如还掌握着一定权力的济尔哈朗,从理论上讲,已经把顺治小皇帝的生死大权捏在手心里了,为篡取皇位做好了准备。

顺治和孝庄都非常害怕,却又无可奈何,多尔衮既然是皇父摄政王,想废掉顺治帝就是很简单的事情,他们只能任凭宰割,却没有反抗的能力。唯一让他们稍感心安的,就是多尔衮一直没有儿子,如果直接废掉顺治自己当皇帝,吃相太难看了些,所以顺治帝暂时还是安全的,等下去也许有奇迹发生。

跑题了,不多说了。(未完待续。。)

百度搜索“”

慢慢等,慢慢熬,孝庄每天晚上都在后宫默默祈祷,祈祷多尔衮今天晚上的造人计划不会成功。

多尔衮这边也有准备,过继了多尔博当儿子,除了拉近了多铎的关系之外,这么做也是为了留一个后手。当然,这也仅仅是预防万一的后手,不到迫不得已不会用,正当盛年的多尔衮相信自己早晚能生个儿子,不会现在就废掉顺治,让多尔博当皇帝。

……

介绍一下济尔哈朗吧,和下面的情节有关,即将出场的下一个boss。

济尔哈朗是满清开国时期的老狐狸、不倒翁、骑墙派、和稀泥的高手。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