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读书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残明 > 第一八三章 楚选官

第一八三章 楚选官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愧两先生(王忠孝号愧两)不辞辛苦而来,可有指教?”汪克凡开门见山,直接问起王忠孝的来意,作为郑成功身边最重要的幕僚之一,平常的事情用不着他来跑腿,肯定有大事发生了,才会让他代表郑成功直接和汪克凡商议。

“指教不敢当,却有一事要向军门请教。”王忠孝有意停顿片刻,看到汪克凡露出询问的目光,才郑重说道:“清虏派使者送来书信,欲与我朝谈和,使节团已经过了徐州,正直奔南京而来,我等该如何应对,还请军门示下。”

……

多说两句。

第一,三三制只是一个大的原则,对近代军队更适用,现代军队因为作战方式的立体化,兵种的多样化,已经发生了很大的改变。

“是!”

吕仁青按照最新的操典要求,没有回答“末将遵命”一类的话,干净利落地答了一声“是”,行礼转身出门。

汪克凡摆摆手,拿起笔接着写信,这封信是写给李过的,闯营现在正处在战役之间的休整期,也可以开始进行改编了,他们的情况更为复杂,所以汪克凡更加谨慎,很多细节都要和李过、高一功等人反复商量。

李过自己还养着两万老兵,通过这次改编,这两万多名老兵也要吸收加入楚军,闯营的兵力将超过五万人,足够设置十几个师,必须打散和楚军老八营混编,这其中想让所有人都满意是不可能的,汪克凡只是尽力把动荡控制在最小范围内,尽可能不影响部队的战斗力。

在汪克凡的计划中,曹志建的那个旅肯定要升格变成师,从闯营直接调两个旅给他呢?还是再从老八营兜个圈子,汪克凡一时还没有拿定主意。

第二,王忠孝虽然也出身东林党,却是一个很不错的文官,在崇祯朝的时候忙着和“阉党”作斗争,坐了好几年大牢,所以事迹不显,南明时期投奔郑成功后却多有建树,在收复台湾和建设台湾的过程中都做出了很多贡献。

另外他还是推荐陈永华的伯乐。陈永华是“台湾三杰”之一,据说他还有一个化名叫陈近南,是洪门的开山祖师,《鹿鼎记》里有过介绍。(未完待续。。)

百度搜索“”

这次改编下来,楚军将有二十几个步兵师,两个骑兵师,再加上水师,汪克凡直接管理的单位太多了,从湖广到江南这么长的战线上,指挥通信也存在很大的难度,所以还要在上面设置军一级编制。

军一级编制独当一面,汪克凡更加谨慎,至今只和李过、汪晟等少数几个人进行过沟通,综合各方面因素考虑,李过和汪晟是担任军长的最佳人选,但是汪克凡需要三个军长,最后一个军长人选他一直没想好……

腾腾腾一阵脚步声传来,在门外停下,亲兵大声禀报,郑成功派人前来,求见汪军门。

汪克凡传令请见,时间不长,一名五十多岁的文士被带了进来,正是郑成功手下的幕僚王忠孝。

王忠孝是崇祯元年的进士,年纪一大把的老先生,汪克凡早已起身相应,扶住他不用大礼跪拜,这不仅是尊重王忠孝,更是给郑成功的面子,两人略作寒暄之后,分别落座谈话。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