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读书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浮生闲 > 第七章 吴郡四恶

第七章 吴郡四恶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整部书,内容繁杂,晦涩难懂,却深得风水之精髓。陆良看得也是一知半解,庆幸的是,杨忠对风水还算了解,有不懂的可以问他,有的时候两个人也相互讨论,慢慢地陆良就觉得自己上了路。

吴中虽有山,但是河道纵横,是出了名的水乡,所以陆良自然也就对那后半部分的《水龙经》看得多些,而且八卷的《水龙经》,有四卷都是图例,不像前面的《山龙经》全是密密麻麻拗口的文字,读起来也容易得多。

这四五天来,陆良把大部分的精力都放在了《水龙经》上,连读再问,竟也能得了二三分的真传,渐入佳境。

午后起风,风后下了一场大雨,陆良和石头匆匆忙忙地把桌案移到檐下,便看那大雨噼里啪啦倾盆而下。远处烟雨朦胧,倒是一幅美景。

陆良靠在一根柱子下,正望着外面发呆,却见杨忠撑起了一把油纸伞准备出去。

九月天,苏州人喜欢吃绿橘。

《吴郡志》载:“绿橘,出洞庭东西山。比常橘大,未霜深绿色,脐间一点先黄,味已可全啖,故名绿橘。”

苏州人对于这种果子,很是看重,关于绿橘就有两句诗歌名满天下,道:“书后欲题三百颗,洞庭需待满林霜。”意思很明白,就是这玩意太好吃了,要想过一下嘴瘾,就得耐心等待。

陆良这个时候就在吃绿橘,而且是坐在院落当中悠闲自在地吃。

面前放着一方干净的槐木桌,上面泡着一壶浓茶,放着一辆碟糕点,抬头就看见一片湛蓝的天,着实惬意。

过了重九,绿橘刚上市,价格不低,陆良现在囊中羞涩自然不会去买,这橘子便是石头从了凡和尚寺后的几亩橘园偷来,至于那茶,自然也是从了凡那里缴获,这主仆二人有吃有喝,旁边的了凡老和尚暗暗叫苦。

四五天来,陆良额头上的伤也好得差不多了,每日也不出门,无事就翻开忠叔给的那本《杨氏三元山水密术》,开始的时候,陆良纯粹抱着解闷的心思随便翻翻,但是越往后读就越发觉得这书不寻常,以至于最终身陷其中不能自拔。

几日内,陆良虽然谈不上头悬梁锥刺骨,却是书不离手,时而眉头紧锁,时而手舞足蹈,看到不明白之处,还会把老杨忠拉过来讨教一番,这种勤学刻苦的劲头,让杨氏等人大感意外。

这本《杨氏三元山水密术》,分为《山龙经》、《水龙经》两部,以晋郭璞《葬经》、黄石公《青囊经》以及《龙经》、《相山诀》、《地典》等先人风水名著为基础,结合杨筠松本人的《疑龙经》、《撼龙经》、《穴法》、《倒杖》等诸书,再配以杨筠松本人的亲身点穴之图,实在是博大精深,神鬼莫测。

自鸿蒙开辟移开,山水就为乾坤二大神器,并行与天地间,一阴一阳,一刚一柔,一流一峙,如天覆地载,日旦月暮,各司一职。前半部的《山龙经》,讲得是看山寻龙之法,五行之气,在地成形,峙而为山冈陇阜,散而为平原土丘,《山龙经》分审势、审气、审龙、审穴、审沙、审向六卷,每卷都从一个方面详细地讲述了如何根据山势寻龙点穴。后半部《水龙经》以山为体,以水为用,分八卷,一卷明行龙结穴大体、枝干相乘之法,二卷明五星正变、穴体凶吉审辩之法,三卷还水龙上应星亘诸大格,四卷指水龙托物比类之象,五、六、七、八四卷则是具体的图例。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