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读书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明统天下 > 第二百六十五章 江湖中的衙门掌门

第二百六十五章 江湖中的衙门掌门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元末乱世的时候无疑是整个武术发展的黄金时期,越是乱世为了自保便有更多的人学习武术而武术发展的就越快。但乱世毕竟是短暂的。经过元末的乱世之后,整个天下进入了大明的统治时期。太祖朱元璋是一位十分看重国家的稳定的皇帝。在他的眼里是稳定压倒一切,而江湖势力却恰恰就是一个十分不利于稳定的势力。

经过元末数十年的发展明初武学兴盛、习武之人众多。一方面这些人大都是一些好勇斗狠的人物,他们没有读过什么儒家典籍,对于儒家的仁义思想不感兴趣讲究的就是快意恩仇、有冤的报冤有仇的报仇。所以当时武林人士之间、武林人士和平民之间的仇杀十分的严重,而且造成了大量的无辜伤亡。并且除此之外这些人还很容易受到某些人的挑唆聚众造反或者投靠其他的造反派。

这些在朱元璋的眼中都是十分的不利于国家的稳定的,所以在信奉稳定压倒一切的太祖朱厚照的手下这些人就不得不受到打压了。而且这也是十分符合韩非子“侠以武犯禁”的思想的。算是对韩非子思想的一种实践。

来自后世朱厚照经常听说一些批评古代的朝廷打压武林人士的言论,年轻的时候朱厚照也是这些言论的信奉者。但是当他成熟了之后,他便不再赞同这种言论了。武林人士自己仗着武功高强不遵法纪、肆意妄为、伤及无辜,他们要不被打压那就奇了怪了。可以说武林人士的被打压从根本上来说还是他们自己造成的,因为他们不但没有像统治者证明自己存在的价值反而被统治者发现了他们存在的危害。

不过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武林人士的生命力也是十分的强大的,在明初几十年来自官府严厉的打击之下他们还是坚强的挺了过来。在后来随着朝廷放松了对这些人的打压这些年来武林势力已经恢复的差不多了。

不过虽然他想要放弃杀手的生意了,但是却没有得到朱厚照的允许。在得知他想要举家迁往京城放弃家族以前的生意的的时候林江峰遭到了朱厚照的反对。朱厚照告诉他迁来京城可以,但是以前的那些生意也不能放弃。

对于林江峰这样的人,朱厚照是有着大用的。他要用林江峰组建“六扇门”。

在前世看《武林外传》的时候朱厚照就经常从里面听到六扇门这样一个名字,每一次老白和其他的武林人物提到六扇门的时候脸上都会漏出来害怕的表情,可见六扇门对于那些武林人物具有十分巨大的威慑力。

通过电视,朱厚照第一次了解到了有六扇门这样一个机构。为此前世他还专门翻看过有关的籍呢。你不难理解深受武侠影响的人在得知有一个武林人物都害怕的机构的时候心里的那份好奇。

通过查找资料朱厚照知道在古代还真的有这么一个机构。它始建于唐贞观年间,是当时朝廷初建六部为彻底解决隋末农民起义的残余势力和各地绿林豪强所特意建立的,当时的“六扇门”隶属刑部,在刑部建立的有“六扇门”秘密训练基地,训练新锐少年。名为“鹰犬”。不过在唐朝初年之后随着各地豪强的陆续被灭,这个机构也就逐渐的消逝了。

而在影视作品中经常出现的“六扇门”的原型其实就是明朝的“六扇门”,不过同样的它也是由于特殊原因建立而而且在行驶了自己的历史使命之后也很快的便消失在了茫茫历史之中。

在历史上明朝万历年间,朝廷为了处理有关国家大事的案件。专门成立了一个集武林高手、密探、捕快和杀手于一体的秘密组织。因为这个组织的秘密性,又因为总部大殿是一个又是一个坐北朝南、东南西三面开门、每面两扇门总共六扇,所以叫做“六扇门”,组织成员因行动机密也叫总部为““六扇门”。

这个便是无数的影视作品之中“六扇门”的名字的由来了。

万历年间建立的“六扇门”这个组织行动诡异、手段凶狠、专办大案,民间广为传诵六扇门的威严恐怖。时间久了。六扇门在江湖上也就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了。而且这个“六扇门”组织在查办魏忠贤的斗争中表现出色。只不过“六扇门”具有如此大的权力和能力,与当时朝廷对“六扇门”的扶持和依赖有很大的关系。不过正是因为此离开了朝廷的支持,它便什么都不是了,而且也随着明朝灭亡也最终消失了。

而之所以朱厚照会想起“六扇门”还是在对这个世界大明的江湖势力接触多了之后才有这个想法的。中华武术源远流长而且流派众多。只不过在有些时期比较兴盛而有些时期比较没落而已。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