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读书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1941重启波斯 > 第二百七十七章:棉兰事件

第二百七十七章:棉兰事件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由此可见第12步兵师的军制改革进度堪忧,甚至是整个苏门答腊岛上驻军的军制改革进度堪忧。

巴列维指示下达以后,战争部这1次的行动堪称飞速。

制造棉兰事件的伊朗连队的1连串上司,也就是第12步兵师的师长、连队所属团的团长、所属营的营长以及各级政务官全部被战争部召回德黑兰接受检查。

另外,造成棉兰事件连队里的士兵全部被就地解除武装,大批的宪兵前往棉兰地区对该连队展开调查。

于此同时,更多的政务官被派往苏门答腊岛驻军内任职,负责监督萨巴赫主导的军制改革顺利开展。

虽然事情解决了,但是棉兰事件给伊朗政府带来了严重的不利影响。

伊朗政府的国际形象因为受到棉兰事件的影响,而留下了1个严重的黑历史。

棉兰事件结束以后,巴列维责令战争部严惩棉兰事件的始作俑者。

巴列维搞军制改革很大1部分原因就是希望能够改变伊朗军队野蛮、暴力的形象,摆摊过往的黑历史。

结果驻扎在苏门答腊岛上的部队给巴列维玩了1波大的,直接丢人丢到国际上了。

在第11步兵师和第12步兵师停滞1年运行的政务官轮换制度,也因为棉兰事件开始重新运行。

米贾莱连队的政务官也在这次政务官轮换的名单上,也就是说吉梅内德继续担任米贾莱连队政务官的时间陷入了倒计时。

只需要战争部政治部派出的新政务官抵达米贾莱连队驻地,吉梅内德就可以从米贾莱连队卸任了。

假使不是因为伊朗目前和美国关系处于上升期,等待伊朗政府的将是来自西方阵营的漫天指责。

更加致命的是伊朗政府的屁股并不干净,伊朗军队此前在伊拉克、日本、德国做出的混账事不计其数。

如果因为棉兰事件发生连锁反应,导致之前伊朗军队干的那些事被西方媒体扒出来了,伊朗政府的恶名直接暴增。

不说是老鼠过街,人人喊打吧,至少也是波波清城,人神共怒。

现在正是伊朗军制改革最严厉的时期,驻扎在苏门答腊岛的第12步兵师都能给巴列维整出狠活。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