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读书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鱼跃龙门记 > 鱼跃龙门记 第37节

鱼跃龙门记 第37节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独孤铣也望着他,勾起嘴角:“彩头?”

宋微歪着脑袋想想,一脸纯真:“你输了,让我上一回。我输了,让你上一回。”

独孤铣摇头:“不成。不比了。”

“那你说一个。”

“我输了,继续教你射箭。你输了,继续练习射箭。”

第二天就去穆家问了准信,又到母亲那里正式辞行。三日后,商队启程,宋微骑着得哒,嗯昂背上驮着鸽子笼,随同出城。穆七爷春天上京后并没有回来。穆家作为新晋皇商,自然格外关注宫廷朝堂上的动荡。京中需要有人坐镇,七爷便留下了。因此这一趟押货换了穆三爷一个儿子,也是年轻一辈中的领袖人物,知道一点宋微跟穆家的关系,对他照顾周到,热情有加。

过得两日,商队行出二百余里,晚上歇在旅舍,独孤铣亦在此等候。次日商队出发,宋微便没有再跟随。他早已与人说好,定期将平安信送到沿途穆家商行,请他们有人回西都时帮忙捎给母亲。至于将来,不管在京城待得怎样,合适的时候抽空回家探望,亦非难事。如今官道驿路发达,自西都至京城,良驹代步,不过半月而已。

商队已经离开。宋微牵着马从旅舍出来,看见独孤铣正骑在马上等在路口。他翻身上鞍,前行几步。二人相视一笑,并辔而行。

于是……蜜月旅行开始啦。

原本独孤铣就在琢磨怎么把宋微悄悄带出西都,才不会引起任何注意。却不想他自己提出分头行动,出了城再会合。跟穆家商队一道出发,无丝毫可疑之处,再合适不过,足以把危险降到最小,简直就是天赐良机。

自从离开西都,独孤铣便开始教宋微射箭。起头他兴致高昂,谁知没两天就不干了。原先马球玩得勤,手上还有点薄茧,后来不去了,半年闲晃下来,一双手又白又嫩又软,开弓搭箭,几个回合就磨出水泡,疼得呲哇乱叫。更何况射箭是个最要求凝神定气,端姿静心的事,练好了挺威风,练的过程却枯燥又乏味,与他天生八字不合。

宋微咬牙:“不成。不比了。”

独孤铣眯起眼睛:“要比的是你,不比的也是你。不比也可以,你别后悔。”

为什么他在这件事上非要如此坚持,宋微不是想不明白,却不太愿意去想。宪侯的姘头哪是那么好做的,独孤铣无非想让自己多一份自保之力。被他瞅得心里发毛,悻悻别过脸去。要说这一路独孤铣疼他宠他几乎百依百顺,然而但凡此类非要坚持的事,那是半点余地也没有的。白日在耳边摆事实讲道理,夜晚在床上出尽手段折腾,不逼到他自动妥协绝不罢休。

宋微气恼地瞪住他:“比就比,等着认输吧!”

宪侯亲卫二十余人,分散成几组,乔装伪饰,或扮作游侠,或装作行商,几个斯文些的甚至假装成上京备考的举子,同路进京。这些人有的打前站,有的当后卫,总之就在主子附近出没,隐隐呈合围保护之势,却又不叫人看出来是一伙儿的。至于独孤铣身边,摆在明面上的随从,仅有宋微熟识的牟平秦显二人。只不过,他不知道的是,此二人也经手侯爷交代的一切关于母亲宋曼姬的调查。

宪侯身边这两位心腹,对宋微的态度,总体趋势就是越来越恭敬。如今当然更加恭敬了,有一种发自内心的敬畏在里面。宋微没有多想,只觉得独孤铣很会调教下属,坦然受之。

自西都至京师,横穿中原腹地,西起东西文明交汇之地,东至沿海繁华阜盛之乡,这一路名山大川、华都古镇、美景胜迹,数不胜数。各地人口密集,行人往来频繁,宪侯府一行二十多人分散开来,若非知情者,看不出任何异样。

其时太平盛世,河清海晏,四方丰稔。社会治安普遍良好,“远适数千里,不持寸刃”。连交州南疆之地都走得顺当,中原经济文化发达区域,当然更加安全方便。有钱又有闲的人挺多,再加上年轻人中盛行远游任侠之风,故而独孤铣和宋微,以及两名随从,四人四骑,并一匹毛驴两只鸽子,根本用不着伪装,本来就是出门游山玩水的富家子弟。

这一日秋高气爽,几个人起得早,清晨便出了城门。城外官道笔直宽阔,碰巧视野之内一个行人也无,宋微勒住缰绳,侧头冲独孤铣笑笑:“比一程?”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