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读书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诡影 > 特战写作素材专辑 十二 爆破部份

特战写作素材专辑 十二 爆破部份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由於所有的爆破能量皆以tnt为标准,因此炸掉同体积、同材质的物品时,我们通常会以(需tnt多少量)以说法,但事实上,大部份的现代爆破用炸药都已不使用纯tnt,而以其他体积更小威力更大的新式炸药取代之,tnt的威力值己经成为一个参数值,例如同样一公吨的tnt与奥克托炸药相较,奥克托就相当於1.5公吨的tnt爆炸威力,而奥克托炸药以适当比例混合tnt,则能比纯tnt多出75%的威力,除了稳定之外,更重要的是能在最短时间内释放出最大能量,轰炸广岛与长崎的那两颗原子弹就是以这种炸药包覆铀235球体,作为原子分裂能量的起爆使用,而由於体积小,威力大,对於有体积考量的用途,奥克托更是最佳考量之一,例如炸弹、炮弹与地雷等军用弹头成份,而制造简便,成本低的优势,各国军方都大量的制造并使用奥克托炸药、另外,前面所提到的四种基本单质炸药以不同比例、不同组合的混合与化合後所产生的炸药威力也各不相同,而计算这些不同的组成与威力时,请别忘了一切科学之母的数学,若您在学校时成绩不好,数学老是鸭蛋,而还想学做炸弹的话,唔,记得先买保险,受益人就写我吧!

爆破的第叁课是物理,严格的说起来是结构力学,一个军方的爆破手,主要的任务就是炸掉一切妨碍物,而以最少量炸药,作最有效用?

则是任务执行时的优先考量,此时第一个问题是,目标物的材质与体积为何?第二个问题是最合适的爆破点在那里,几个?最後才是使用何种炸药与份量多少的问题,所以像现在电视、电影中常见的大楼爆破工程,都是经过数次计算後所後到的最後结果,往往工程时间的一半是在计算工程的结构支持点与所需炸药量,剩下的一半则是安全前制作业与实际施工时间,而此类工程又称之为重力爆破,因为摧毁整幢建??的事实上是地球的重力,而非炸药,因为支撑点被破坏後,建物本身的质量与重量会压垮本身的结构,与直接破整幢建物所需的炸药相比,所需的炸药量可能不到十分之一,相同的道理,将半沉或搁浅的船只炸沉,所用的的炸药主要是施用於隔舱与龙骨的船体支撑点上,以产生所谓的(气泡效应),此名称的由来是因为炸药引爆的刹那所产生的爆压,会将船体向上托高,而水压与重力则会将船体再次下压,如此的双重效应,加上重力加速度与爆压加上水压等多重压力下,船体会受挤压、变形、隔舱变形、断裂,进而将船体折断为数截不等,然後永久的安息於水底,而这一切都源於引爆那一刹那所产生的气泡而起,所以称之为(气泡效应),相信受过水下爆破训练的蛙人同好对此原理仍记忆犹新吧。

爆破的第叁课其实还需再细分为各种材质的结构计算,而针对各种可能施用於永久性或半永久性军事用途的材质後,大致可分为木材、铁材、混凝土/砖石建物叁大类,而其强度则如同前列顺序,木材最低、铁材次之、混凝土/砖石最强,而若是混合建物则依主成份计算,或各半则依较强者计算,但若是全铁皮的建物则不可能使用炸药炸毁,此种中空式建??则以气爆加以摧毁会是较佳的选择,以下我们就来谈谈有关材质的爆破相关知识。

木材爆破爆破的木材包括了原木与建物用木,而其基本则为圆形与方材两种外型,不论是树干原木、主梁、衍木、直柱、列柱都为本节所讲范围内,而爆破种类则又分为外部装药与内部装药两种,一般而言,若欲使木材倒向指定方向,则采外部装药,装药的方向即为木材所倒的方向,除非木材过细或风力、蛀蚀等自然因素影响,而外部装药事实上还要再细分为裁断装药与障碍装药,裁断装药一般指适用於大型、单一且独立的木材,而障碍装药则应用於受爆物周遭有其他因素可配合运用或不需造成完全破时使用,例如木材建物的重力爆破拆解时即应用於障碍装药;而内部装药则应用於各种无法使用外部裁断装药或重力爆破时使用,内部装药要注意的事项是,当装药过大而无法容於一孔时,则应平行的装於两孔内,切不可以交叉或非平行装药,而且两平行孔间皆应装设续起爆药包,并注意引信与雷管起爆时间,确保两装药包能同时起爆,以达效果,以免造成无法裁断或倾倒於非预期方向。

原文链接:

正文:

发展、源起与新定义讲到爆破,其最早的起源当然又得提到古代中国人的智慧了,但每次想起就会联想後代子孙的不肖,不但科技被人追上,还被迫忍了两百年的屈辱,唉,中国啊!中国!何时才能再强大呢?早在一千百年前的唐代(西元682年),中国的的大医学家孙思邈便在(丹经)一书的『伏硫磺法』中详细的记载着将木炭、硫磺及硝酸钾以15:75:10的固定比例混合後,燃烧的速度会相当的快而且稳定,而且能产生火焰与高热,唐代的丹士们认为硫磺含有猛毒,着火後(易飞),难以(擒制),号为药中将军,必须经过伏火之後,脱去黑褐二色,使其呈金黄色、朱砂色或雪白才能使用,以现今所使用的化学式表达,此处理过程为:

2kno3(硝石)+2s(硫磺)→k2so4+so2(气体)+n2(气体),之後又发现如果将这些混合物装在密闭的纸筒後再加点燃,则会发生很大的声响,由於声音很像将竹子放进火堆里烧之後,竹节爆开的声音,所以这个东西就叫做爆竹,成为几千年来中国人的节庆项目中不可或缺的娱乐助兴道具,而那个混合物则是一切爆破的根本源头——黑火药。

但黑火药的发展从被发明到成为爆破用炸药之间,超过了一千叁百?

的时间,其中有近一千年的时间,黑火药并未认真的成为军事用途,到了十五世纪未,蒙古大军西进,创建了人类史上空前绝後的庞大帝国,其版图涵盖了当时人类己知陆地的五分之四,与全球陆地面积二分之一,所依恃的除了那支强悍的蒙古精锐骑兵外,另一项利器就是火炮,横跨中亚细亚,直逼维也纳城下,沿路所有城堡,都不敌火炮的强大破坏力,不但打破了封建的城堡建制,也结束欧洲的黑暗时代,开始了文明史的另一页。

但代炸药的发展却一直到了十八世纪才开始,1771年英国的p.沃尔夫合成出苦味酸,原本是作为黄色染料,并不是作为炸药;1832年硝化绵被制造出来,1846年,硝化甘油的制造过程也被确认後,1863年,瑞典人诺贝尔(nobel)发现将硝化甘油经由硝化绵吸收後,即成为一种稳定的炸药,亦即现今的tnt炸药(亦称为黄色炸药),1889年,rdx炸药(hexogen,国内一般直译为海扫更,而中国大陆则译为黑索今)被化合出来,炸药的军事用途更为确定,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後,可塑性炸药的特性与无限的运用可能,使得炸药的发展到了另一个境界,以rdx、hmx作为主炸药,而以tnt与其他高分子化合物作为粘合剂或聚合剂的成型装药混合模式亦成为主流模式,至今未改。

到了现化,爆破己经由原先的军事用途进入了一般的民生用途,采矿开路少不了,拆屋炸船第一手,由於军方退下的爆破专?

人才日多,各种用途也一一被发现,但爆破的方法也己经成为一门专业的艺术了,现今的爆破己不再单纯的使用炸药,配合物理的使用,成为现代爆破手的必备技能,而结合场地与材料所发挥的万用技能更是将爆破手的形象推向最高峰,爆破手不再是当初那种玩炸药的怪胎了。

爆破原理与训练爆破手的训练从化学课开始,首先学的是化学成份,所有炸药都不脱多种化学物质的化合或混合,那些物品混合那些物品会成为炸药是第一课,首先要学的是化学物本身的稳定性与安全系数,现代所用的炸药主要是以硝基、硝酸脂基与硝氨基等酸性物质为主轴的所化合,可长时期安全稳定并存而不产生急速氧化作用的各式炸药,其中的单质炸药以tnt(trinitrotoluene,叁硝基甲苯,x(octogen,环四甲基四硝酸,c4h8e,国内一般野战单位称之为澎特尔,联勤等後勤生产单位则译为奔特尔,而中国大陆则译为太安,c5h3n4en,国内一般直译为海扫更,而中国大陆则译为黑索今,c6h6n6o6)等四种基本单质炸药,其中除了tnt可直接装药外,其他皆以混合炸药的模式或经钝感处理後装填使用,而由於tnt的性质安定,威力强大,所有的爆破威力都以tnt的爆炸威力作比较计算,而并算其爆压、速度(m/s、ft/s)与威力(kg/cm2、lb/in2、kn/in2),而这也是爆破手所用学的第二课——数学。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