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读书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铁骨 > 第一八七四章 苏德战场新变化

第一八七四章 苏德战场新变化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第二,战俘问题。

巴巴罗萨开始后,德军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战果,尽管莫斯科战役失败,但德国以付出三十多万人战死、八十多万人轻重伤的代价,共俘虏苏军三百多万人,总的来说还是占了便宜。不过,之所以取得这么重大胜利的原因,在于许多俄国人没有死战到底。

要知道,苏联的问题也有很多,哪怕没有远东共和国分裂的矛盾,苏联境内的农民被强迫集体化、工人们迟到三个小时就要被判刑、

民族矛盾、肃反、宗教政策等等,都是俄国人不肯坚持作战到底的原因。

在尹继南的劝说下,希特勒了解到,斯大林其实最怕的是德国会利用其政治上的巨大弱点,发动苏联民众起来反对他,所以不管是对远东共和国还是在苏德战争爆发后初期,都不顾实际地一味地强调进攻,试图把战争引向国外,以避免ji化国内的矛盾。

十二月十六日,苏军解放了图拉,今年一月七日,重夺了莫斯科以北的加里宁,拿回了叶戈罗夫的骸骨。

一月初,西部战略方向的反攻乃告完成,精疲力竭的德军,此时已经撤退到一百公里至二百五十公里外,德军三十八个师,包括十五个精锐的坦克师和摩托化师遭到重创,进攻莫斯科的突击集团被击娄。

不过,由于事前听从了尹继南的劝告,早在十一月中旬,希特勒便鼻消了《政治委员命令》,废止此前进行的有意识地对斯拉夫民族的屠杀行为,并录夺了党卫军在占领区的特权,筹备乌克兰、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民族独立建国事宜。

同时,德军在bo罗的海三国、白俄罗斯、乌克兰、卡尔梅特人中招募志愿军,并在莫斯科后方两三百公里处,依托城市、乡镇和村庄构筑坚固的防御工事。

时值冰天雪地,东欧大地上滴水成冰,哪怕是最简单的土木工事,只需要在表满撤上热水,待水渗入地下冻成一团,便无比坚固,若是再适当增加支撑点,连302mm大炮这种称为战壕开罐器的重炮轰击也不怕。

同时,苏联内务部有意迫害德军战俘,并在媒体上大张旗鼓地进行宣传,目的就是让德军以牙还牙,想必当斯大林看到德国越来越lu骨的种族政策时,肯定在克里姆林宫里开怀大笑。

同时,趁着河水没有完全冰冻,部队在工事正面浇灌水,形成冰崖冻壁,这样既能增加防御力度,还能起到保暖的作用。

一月莫斯科前线面临崩溃的局面,希特勒一面对前线部队下达总撤退命令,一面再次对占领区的政治和军事政策进行了调整。

第一,在对待占地区犹太人问题上,将恢复采取以前在德国、奥地利、捷克和bo兰境内采取的政策,向南华遣送犹太人fu女和儿童,以换取可供军事及经济发展的宝贵资源,犹太青壮年则拘押起来,主要用于修建铁路和公路,以及从事工农业生产,不过不同于以前的无偿使用,从今以后将相应给予微薄报酬,老弱病残则全部送到耶路撤冷地区,任其自生自灭。

犹太人的问题非常复杂,巴巴罗萨计划实行后,纳粹德国对苏联境内的犹太人一度采取种族灭绝政策,与当地乌克兰、白俄罗斯等族人的推bo助澜是分不开的。德军攻占基辅后,只有几千人的党卫军特别行动队一口气屠杀了数万犹太人,如果没有当地乌克兰人的配合,几乎是不可能的。

欧洲本来就有排犹传统,犹太人首先是宗教敌人,因为人们认定耶稣就是被犹大出卖的,其次一此犹太人从事放高利贷等职业在金融领域具有天才,往往招人嫉恨,所谓木秀于林,风被摧之就是这种道理。另外,犹太人与吉普赛人都没有自己的国家,长期客居他国,正如长期赖在家里不走的远方亲戚一样,当缺少人手时人家需要你帮忙,当食物短缺时人家自然讨厌你,把一切不如意都怪罪在你的身上。所以说,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自强不息,那怕夫妻之间,谁在家干的活多,谁挣到的钱多,谁的家庭地位就高,这是颠扑不破的真理。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