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读书网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神级复兴系统 > 第二百五十九章 佐证

第二百五十九章 佐证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第二点就是技术程度,这次发现的文物是金属活字,用的是金属冶炼和灌注技术,先不考证当时的高丽有没有这项技术,单说活字印刷术的原理,是起源于印章,而印章文化的起源在亚洲毫无疑问是华夏,如果不是华夏把印章技术传入高丽,可能他们还以为他们看的书画下的印章是画上的吧。

其次金属这个东西在古代地位很高,尤其是唐代以后,冶金技术用于军事之后,铁矿,银矿等等矿石都是国家掌控的,一个处于战乱中的国家,按道理是没有心思去用金属来制造这个没什么用处的技术的。

然后就是目的性,发明者的目的,这次出土的文物是佛经,所以姑且认为是为了印刷佛经发明的,但是整个亚洲的佛教传播地,就是华夏,不管是吐蕃回鹘蒙古还是东瀛高丽越南等地。

所以这个文物最大的可能就是,通过当时的唐朝末年或者五代时期借着僧人的渠道传入高丽,谈何是高丽发展的呢?

所有的证据都对于高丽发明印刷术不利,但是偏偏高丽的媒体能把死的说成活的,这点王耀也是觉得挺神奇的。

不但向联合国递交申请,还开展了一系列以‘印刷术’为中心的活动,包括纪念馆,推广普及还有各种周边纪念品和电影电视剧的活动。

其实这个不只是一个学术上的重大发现,还是一个商业上的重大发现,毕竟这个噱头能衍生好多个周边产业,最次也会让媒体赚的一大笔。

但是这种不实或者说还未定论的消息,煽动民众换来的短暂性的效应,在某些方面山归属于消耗国民们的爱国热度,华夏虽然经济困难,也不至于用这种手段来拉动经济和地位。

所以这件事从半年前就有了风声,华夏派了两个学者去拜访一下,跟启功先生说的一样,一下子就觉得这事没有任何考据价值,因为以当时古高丽的文化和经济实力,根本就没办法承担这种金属活字印刷术的成本和代价,根本不存在所谓的高丽发明了印刷术这个‘标题’。

这个文物出土的时间在公元1377年,这个时间的高丽处于王氏高丽时代末期,王氏高丽这期间是动乱最多的政权,先是跟新罗打仗耗费国力,最后休战却跟百济陷入内战,好不容易平定百济,迎来第一个安稳年可以休养生息,继承者太子王煦又出家为僧,新上任的小皇帝十四岁,被外戚架空了,陷入了一个皇权尴尬和民不聊生的时代。

他从沈慧欣那边弄了一套明形制的冕服后跟着徐守成飞到了高丽,用力半天的时间将契丹文字学习了,因为契丹这个小语种几乎灭绝,世面上没有相关的书籍,王耀废了好大的力气从苏城图书馆和明珠博物馆借来的两本民国时期的翻译书籍。

:。:

手机用户请浏览 <a href="http://m.bqg8.cc" target="_blank">http://m.bqg8.cc</a>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书架与电脑版同步。

然后进入高丽历史上的‘武人政权’时期,大臣发动政变,更是民不聊生的内乱继续。

到了后期,差不多1270年左右,王氏政权才再次回归,但是三百年的内乱和内战早就将高丽掏空了,别说去研究文化了,武人政权时期文人几乎都被杀光了,怎么会有人去研究发明印刷术这种特殊需求的技术?

取证一向技术的发明源,首先有几个要素,第一个就是需求性。

因为需求决定进步,这是不变的定理,印刷术是为了印刷文字而出现,而文字需要大规模传播的前提就是,民众有需求或者皇权有需求,民众有需求的要素就是安居乐业,不必担心饿死才会去需求书籍,因为在古代,造纸的成本比某些人命还之前,更别说印刷书籍了。

王氏高丽政权将近六百年的统治就没有安稳过,民众生活都是一个问题,根本没有对印刷书籍的需求。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