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读书网
会员书架
首页 >网游竞技 >问鼎记 > 第二十章 解决之道

第二十章 解决之道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肖葭她虽不如夏祥有纵览全局的格局和谋略,却可以在夏祥的全局之下,充分发挥她的聪明才智,将夏祥的全局和谋略具体到规划和策略,她微微一想,一脸浅浅笑意:“征用船只和船夫费用,由连娘子承担。修建民宅费用,也由连娘子承担。两项合计,少说也要有十万两银子以上。”

“十万两?”郑好虽是出身世家,也是不免惊愕,“如此大的投入,就算好景常在再是财大气粗,怕是也要吃不消。”

“十万两银子倒是拿得出。”连若涵轻描淡写地笑了笑。

“拿是出是一方面,只是地方官府怎能无缘无故让商家拿出十万两银子为官府所用?”郑好戏谑地笑了,“哪怕连若涵和夏县尊是一家人也是不行。只听说有人假公济私,未曾见过有人假私济公。”

“郑通判且听我把话说完。”肖葭不满地瞪了郑好一眼,责怪郑好胡乱插嘴,“两项合计十万两银子,真定县拿不出,真定府也拿不出,好景常在拿得出,但如何回报好景常在的投入,才是关键所在。其实说来也简单,清理淤泥之后铺成的万亩良田,全部划归为好景常在所有,所有流民,全部归为好景常在的佃农。如此一来,不就全部解决了?”

不过……郑好心中忽然又觉得他做得并没有错,他来真定府任职通判,本来就是奉命监察崔象。安抚百姓治理地方,本是崔象和夏祥的职责所在,他只是通判,监察知府和知县,并且连署凡兵民、钱谷、户口、赋役、狱讼等州府公事。只有连署之职并无直接插手之权。

如此一想,郑好也就宽心了几分。

“若是连娘子建民宅以供流民居住,本官定当说动崔府尊,让府衙也助夏县尊和连娘子一臂之力。”郑好很是想促成此事,也乐见夏祥和连若涵联手。

“崔府尊即便不同意我建民宅,也不会明面上阻拦。”连若涵自信地一笑,“崔府尊毕竟是清河崔家之人,和我也算是一家人。就算崔府尊和清河崔家家主政见不和,在一些无关大局的事情上,他轻易不会和家族之人背道而驰。”

“流民民宅若是建造,怕是也要花费不少,流民无钱,民宅是卖还是租?”郑好想到了问题的关键所在。

幔陀自始至终不发一言,只管跟在夏祥身后,寸步不离地保持夏祥周全。她表面上不动声色,其实内心还是暗自开心夏祥始终不变的为民之心。和父亲一样,夏祥胸怀宽广,始终将百姓之事当成首要的大事,不枉她尽心尽力护他,他也确实是值得追随之人。

更难能可贵的是,夏祥比父亲更变通更圆通,知进退,软硬兼施,和其光同其尘之外,还更有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之风。幔陀心中暗叹,若是父亲如夏祥一般知变通懂进退就好了。人在朝堂之中官场之上,想要为百姓谋福,有时就必须要有审时度势之智,不可一味地逞意气之争匹夫之勇。

“以工代租,以租代买。”肖葭在商业之中最有想法,此时也大概摸清了夏祥的思路,说道,“清理滹沱河淤泥之时,官府征用民船船夫以及劳役,负责从河中挖淤泥运淤泥。运至盐地之后,由流民负责将淤泥铺地。每个流民铺地十亩,便可得十亩良田。只有良田没有种粮也是不行,来年春天播种之时,再由好景常在和徐员外、马员外提供种粮。等到秋收之时,按照一定利息偿还粮食即可。”

夏祥点头,笑而不语。连若涵若有所思,也是没有说话。郑好点了点头,又想到了什么,问道:“等于是说,流民白得了十亩良田,只还了种粮和利息就行了,良田费用和民宅费用,又如何核算?”

“连娘子耗费巨资修建上千间民宅,自然不会只投入而没有回报,官府也不会让连娘子无偿付出。”夏祥心中早有计谋,却并不亲口说出,而是又将难题抛给了肖葭,“还是由肖娘子说说,怎样让连娘子得到收益。”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